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,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重大原則,其中之一就是堅持發揚斗爭精神。敢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基因,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。在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,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,堅持底線思維,發揚斗爭精神,埋頭苦干,知難而進、迎難而上,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堅持底線思維,增強斗爭意識。備豫不虞,為國常道。戰勝各種風險挑戰、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,離不開堅持底線思維。堅持底線思維,就需要黨員干部永葆頑強的斗爭精神,就是要從思想上克服不愿斗爭的軟骨病、不敢斗爭的恐懼癥,牢固樹立斗爭意識。增強斗爭意識,就要對風險挑戰保持高度警惕,堅持原則、堅定方向,保持政治信仰不變色、政治立場不動搖、政治方向不偏移,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,在矛盾沖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,在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,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。要堅持學習科學理論,增強大局意識,用全面、辯證、長遠的眼光科學研判潛在風險及其發展趨勢,調動一切積極因素,在斗爭中謀求合作、促進發展。
敢于較真碰硬,提升斗爭勇氣。獨有英雄驅虎豹,更無豪杰怕熊羆。能不能正視問題,敢不敢較真,是檢驗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“試金石”?,F實條件下,一些黨員干部“敢較真”的勇氣不足、“勇碰硬”的底氣不夠,缺乏堅定執著的斗爭精神,面對問題習慣于躲一躲、讓一讓,這會影響干事創業的效果,甚至帶來其他不正之風。想要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,各級黨員干部必須拿出“敢較真”的斗爭勇氣,要在工作實踐這個“磨刀石”上鍛造錚錚鐵骨,練就敢于啃“硬骨頭”的實干本領。組織部門也要從制度上做好保障,為“敢較真”的黨員干部保駕護航,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,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,健全用好追責問責機制,給敢于較真、富有斗爭精神的干部提供更加廣闊的干事創業空間,給不敢較真的干部注入一劑“強心針”,把“敢較真”融入血脈、寫入實踐。
加強實踐鍛煉,練就斗爭本領。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斗爭精神、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,只有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、政治歷練、實踐鍛煉、專業訓練,才能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,最終練就斗爭本領。廣大干部要把火熱的實踐作為最好的課堂,克服遇到大風大浪就腦發蒙、腿發軟、心發慌的本領恐慌,確保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挺身而出,在攻堅克難中磨礪斗爭智慧,在實踐中增長斗爭才干。要在實踐鍛煉中掌握帶領群眾斗爭的方法,掌握了解群眾的方法、發動群眾的方法、服務群眾的方法,傾聽群眾呼聲,把握群眾期待,積極回應群眾關切。要在實踐鍛煉中鍛造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,把握好斗爭的時度效,根據斗爭態勢及時調整斗爭策略,努力做到有理有利有節,取得斗爭最優效果。(來源:宣講家網)
作者單位: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委組織部
【聲明: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,僅供參考。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,轉載請注明來源?!?/span>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